主頁
為何得閒去飲茶
我們的故事
公開活動
企業活動
媒體
飲茶故事
坐言起行
中文
English
媒體
頭條日報 商識滿天下 -「得閒去飲茶」啦
2017年05月12日.星期五
一句街坊口頭襌「得閒去飲茶」,竟然衍生一個同名慈善機構,一間政府認可的社會企業。其創辦理念,源自一本表揚香港精神,並且獲得獎項的書籍《得閒去飲茶》,兩者俱以本土情懷為根。
東方日報
東方日報: 搭枱搭訕漸少見 街坊墟宣揚飲茶文化鄰里情
2017年04月30日.星期日
東方日報: 搭枱搭訕漸少見,街坊墟宣揚飲茶文化鄰里情---街坊在社區碰頭時即興相約飲茶,在昔日鄰里關係深厚的社會屬平常事,但到現代已較少見。有團體今日(30日)舉辦「街坊墟」墟市活動,欲宣揚「搭枱」、「一盅兩件」及「搭訕」等飲茶文化和街坊情懷,主辦團體社企民間高峰會指,活動吸引約700至800人次參與。
灼見名家
點點心意點點善 ──李嘉雯杜國倫以「一盅兩件」扶持社福小機構
2017年04月21日.星期五
「茶樓向來是個促成好事發生的地方——有人約在茶樓相親,有人吃着點心談生意,為甚麼不可以邊飲茶邊做善事?」
CUHK榜上友名
CUHK 榜上友名:點點心意點點善 李嘉雯杜國倫以「一盅兩件」扶持社福小機構
2017年04月01日.星期六
杜國倫說:「我們都是工作忙碌的普通市民,但仍能利用業餘時間為社會出一分力。慈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,希望我們的行動能感染更多人以行善為樂。」
SCMP Spritis of HK Awards
Yum cha events serve up help to local charities
2016年05月23日.星期一
Carmen Lee has been nominated for a Cultural Preservation Award in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’s Spirit of Hong Kong Awards.
社會福利署
社會福利署
2016年05月05日.星期四
飲茶一向是樂聚天倫的活動,李嘉雯(Carmen)和杜國倫(Alan)賦予飲茶文化新意義,以「飲茶、關愛、傳承」為理念,服務本港弱勢團體。
Yellow Bus
Yellow Bus---茶杯裏的人情味
2016年03月21日.星期一
香港人喜歡假日與家人到酒樓品嘗「一盅兩件」,「得閑飲茶」亦成為我們日常的口頭禪。這句話不只是應酬說話,背後更包含最地道的人情特色。社會企業「得閑去飲茶」就如其名,舉辦飲茶活動作為慈善組織與愛心茶客之間的橋樑,凝聚不同社群為這些組織提供支援,透過飲茶文化將香港人互助互愛的精神傳承下去。
太陽報X東方日報
[太陽報X東方日報]「得閒去飲茶」 為弱勢團體爭資源
2015年01月02日.星期六
「得閒去飲茶」,對某些人可能只是一句隨便的應酬說話,但也可以是背後深藏巨大意義。幾名志同道合的善心人,眼見非牟利組織的資源分配極不均,不少札根本地多年的機構長期處於「彈盡糧絕」的困局,甚至連影印單張的資金也欠奉;他們深明要幫助弱勢社群,先要幫助這些弱勢組織,遂以「得閒去飲茶」這個入屋的名稱打造一個充當「紅娘」的平台,拉攏大企業及義工扶持這些弱勢組織。
中大校友
中大校友——做善事?飲杯茶慢慢傾
2015年03月01日.星期日
去酒樓飲茶,是不少港人生活的一部分,但是否有人想過,即使是這在普通不過的活動,其實也可實踐任紀檢互助互愛的精神?現從事全球策略行銷工作的杜校友,與現職律師的太太李校友最近創立社會企業「得閑去飲茶」,向公眾推演親身行善的體驗。
明報加拿大
[明報加拿大]文化直擊﹕「飲茶」今昔大不同
2014年10月15日.星期三
「起身去飲茶啦!」不少人曾試過假日早上被家人叫醒,上酒樓飲茶。現職律師的李嘉雯因媽媽曾是點心師傅,引起她對酒樓故事的興趣。她訪問了多名酒樓從業員,用文字記錄香港酒樓行業、飲茶文化的變遷。
«
1
2
3
»
坐言起行
想與我們「得閒去飲茶」?
名稱 *
電郵地址 *
聯絡電話 *
Facebook名稱
職業
居住區分
你住在哪個區分
中環區
灣仔區
東區區
南區區
油尖旺區
深水埗區
九龍城區
觀塘區
葵青區
荃灣區
屯門區
元朗區
北區
大埔區
沙田區
西貢區
離島區
溝通語言 *
(可以選擇多過一項)
廣東話
普通話
英文
其他
感興趣的領域 *
(可以選擇多過一項)
參加活動
電腦
活動籌備
宣傳
教學/培訓
有關酒樓點心的分享
其他
工作時間 *
(可以選擇多過一項)
周一至周五
在家完成義務工作
周六,日及公眾假期
彈性時間
其他
請問你是如何認識得閒去飲茶?
使用個人數據進行直接營銷的通知
閣下的個人資料(姓名,電話及電郵地址)將用於我們獨自或聯同其他機構舉辦的宣傳及通訊活動,包括但不限於講座、探訪及訓練活動等。
我同意
我不同意
#Thank you for registration! We will contact you as soon as possible.
提交
清除表格
關閉表格
捐款表格
名稱 *
中文姓名如適用
電郵地址 *
聯絡電話 *
您希望如何收到免稅捐贈收據(HK$100或以上) *
通過電子郵件
通過郵寄
不需要
捐款金額 *
使用個人數據進行直接營銷的通知
閣下的個人資料(姓名,電話及電郵地址)將用於我們獨自或聯同其他機構舉辦的宣傳及通訊活動,包括但不限於講座、探訪及訓練活動等。
我同意
我不同意
#Thank you for donation!
提交
清除表格
關閉表格